清晨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去,湖北省远安县嫘祖镇青峰村的山间小路上,便已响起了杨巧巧轻快的脚步声。三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稚嫩的女孩蜕变成沉稳干练的村干部。而这三年,也是她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的一曲关于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并非所有95后都选择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杨巧巧选择了回归故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专业的优异成绩,让她本可以轻松拥有体面的城市工作和丰厚的收入。然而,她却毅然放弃了这一切,回到了这个她从小长大的山村。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她骨子里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姐姐姐夫作为党员的言传身教。
年末的新冠疫情,成为她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电视上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干部,忙碌的身影,坚毅的眼神,深深触动了她的内心。她想,自己也应该为家乡做些什么。“从山里好不容易出去了,不能回来!”父母的反对让她心痛,但她最终用自己的真诚和坚持,打动了父母,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年初,她顺利通过了嫘祖镇后备干部的考察。
初入职场的杨巧巧,面对的是一个与校园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村里事务繁杂,从处理村民纠纷到协调村内建设,样样都需要亲力亲为。而更让她头疼的是群众工作。“刚开始,村民们不太信任我,觉得我年轻,经验不足。”杨巧巧回忆道,“很多时候,我会吃闭门羹,心里很沮丧。”她记得,第一次去村民家里了解情况,一位老奶奶直接把她挡在了门外,只留下一句:“年轻人,别瞎掺和。”那次,她默默地走回村委会,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然而,杨巧巧并没有因此放弃。她虚心向村支书郭正军和其他同事学习,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工作,认真倾听村民的心声,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她逐渐认识到,基层工作并非简单的文件处理,而是要深入到群众之中,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真正为他们服务。
她开始主动走访村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她记得一位独居老人的房子漏雨,她多次上门协调,最终帮助老人修缮了房屋。她还记得,村里一位留守儿童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她便经常去辅导孩子的功课,鼓励他树立信心。点点滴滴的付出,让她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尊重。“这个小姑娘,是我看着长大的,现在比以前懂事多了,像个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治调’了!”村民常世成竖起了大拇指。
年,远安县推行新的养老保险政策,杨巧巧积极宣传政策,挨家挨户地为村民讲解政策细节,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的疑问,甚至帮他们计算养老金的收益。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政策解释得清晰明了,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最终促使大部分村民积极参与了养老保险缴费。
但杨巧巧并没有满足于此。她敏锐地发现了青峰村二组村民种植的小水果面临滞销的难题。油桃、苹果李、葡萄、猕猴桃等,因为地理位置偏远,销售渠道有限,常常烂在田里,这让种植户们心疼不已,也让杨巧巧感到惋惜。
她开始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探索新的销售渠道。她学习直播带货,利用抖音等平台,为村民销售农产品。“她每天吃饭的时候都看直播学习,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专业术语。”青峰村妇女主任范世双笑着说。杨巧巧还积极参加了宜昌市高素质青年农民电商专题培训班和远安县“十百千”乡村振兴网红人才培训班,并荣获优秀学员称号。
在直播中,她不仅介绍产品的特点,更注重展现产品的品质和农民的辛勤付出。她用真诚的声音,打动了无数网友,村民们的农产品很快便销售一空。
如今,在青峰村,杨巧巧已经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的懵懂女孩。她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也更加自信坚定。她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这个小山村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故事,更是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生动写照,是乡村振兴浪潮中一首动人的青春之歌。她用行动证明,青春的价值,不仅在于追求个人成功,更在于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而这片远安的山山水水,也因她的存在而更加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