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菜因为味道好、食用方便,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很多上班族因为无暇做菜,就买些卤菜下饭。在平时,它也是煲剧、聊天的“最佳伴侣”。
不过,这卤菜虽味美,吃的时候可得多加小心!
一场普通饭局后8人尿检都呈阳性
年12月19日下午,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公安局洋坪派出所民警在对一名社区戒毒人员进行尿检时发现其呈阳性,疑似有吸毒行为。但民警进一步调查又排除了该男子吸食毒品的可能,民警随即对该男子两天内的生活轨迹进行筛选、排查,发现19日中午该男子跟朋友有场饭局。民警随即对聚会的8名人员进行检测,尿检均呈阳性。面对这一结果8人都觉得很诧异,纷纷表示没有接触毒品。
竟是卤菜中掺有罂粟果
再一查,原来是卤菜馆老板在食物中掺入罂粟果。远安这对开卤菜馆的夫妻艾某、王某被警方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移送起诉。
警方经过调查分析,毒品来源集中在他们聚餐时所吃的卤菜上。民警联系上食品药品执法人员,对卤菜店内生产的卤牛肉、卤猪脚等七样食品和卤菜原汤进行了取样,封存了剩余的卤菜食品。
民警在卤菜馆搜查
经过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权威机构检测鉴定,送检食品均含有吗啡和罂粟碱等成分。远安警方对卤菜店立案侦查。
经查,这家卤菜店是家夫妻店,妻子王某,今年49岁,丈夫艾某,今年51岁。年在家乡的集镇办起了一家卤菜食品店,妻子主厨,丈夫帮厨,卤菜店逐渐改善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年11月中旬的一天中午,王某在路边买茶叶,顺便买了元的罂粟果子,回到家里将罂粟果子碾成粉末,加入原汤卤制食品。
12月16日,王某夫妻制作了第一锅卤菜,夫妻品尝后发现身体没有出现异样,之后开始制作含有吗啡和罂粟碱成分的卤菜销售,每次加罂粟果粉大约克。
据办案民警介绍,罂粟果长期食用,不仅成瘾,还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下面,小编跟大家讲讲食用罂粟果的危害吧!
什么是罂粟壳
罂粟是一种制作鸦片的植物,毒品海洛因就是从罂粟果中提取出来的。而罂粟壳(俗称大烟壳),即为罂粟果实干燥成熟后经过干燥处理的果壳。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罂粟碱、蒂巴因、那可汀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吗啡、可待因和罂粟碱这3种成分为主,而吗啡又是其中最主要的物质。
罂粟壳可以增味提鲜,让肉质更加出味,但由于其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类物质,因此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
食用后影响神经中枢
在食用了罂粟壳之后,可能会导致心跳加速、脸部发红,并感到轻快、兴奋和激动,也有可能会有一些行为上的变化,比如举止轻浮、冲动,从而会影响睡眠。此外,罂粟壳还具有镇静止痛的作用,所以在食用完之后可能会容易犯困、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因呼吸而死亡停止。
这是由于罂粟壳中的碱类物质会作用于大脑,使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分泌紊乱,从而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进而导致身体的各个系统产生不良反应。
长期食用容易成瘾
和鸦片、海洛因等毒品相比,罂粟壳内“有毒物质”的含量的确要低很多,短期内食用或许看不到明显症状,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很有可能会产生依赖性进而成瘾。而一旦不能食用,就会非常痛苦,还会出现流鼻涕、打哈欠、身痛、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严重的还会引发死亡,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对精神上的伤害外,长期食用罂粟壳还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甚至性格等多方面产生影响,比如变得不爱交往、逃避、退缩,或是产生呼吸抑制、血压波动、厌食、恶心等症状。
避免中招要少下馆子
一般火锅店、烤鱼店和卤味店,尤其是重口味的小餐馆是最常使用罂粟壳的地方。这些不法商贩为了招揽“回头客”,很有可能会在调料中加入罂粟壳。顾客很容易食用超量,从而对其“念念不忘”,最终导致成瘾。
作为顾客,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伤害,应该尽量少下馆子,少吃这些重口味的食物。
那么问题来了,
不法商人在食物中添加罂粟壳,
真的会让它更加美味吗?
罂粟壳能“提味”?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曾经用双盲实验进行过验证,答案是“No!” 所谓双盲实验,就是实验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火锅里到底是不是罂粟壳,然后让他们判断味道差异。 这位专家在三个清水火锅、三个麻辣火锅中分别什么也不加(作为空白对照)、投入罂粟壳、投入因形似罂粟壳而常被冤枉的合法香料草果,烧煮半小时。结果呢,受试者瞎蒙一番,即便是清水锅底,也没吃出味道上的差异。 双盲吃不出区别,这是个事实。而知道加了罂粟壳会觉得更好吃,那是因为好吃本就是心理上的,就像医学上的“安慰剂”效应。罂粟壳并没有传说中一滴香的神奇增香作用,违规商家不惜铤而走险,以为其成瘾成分可以让回头客络绎不绝,不过是把被放大的传说当成了现实。添加罂粟壳,并不能让门可罗雀的火锅店起死回生。
吃了含有罂粟壳的食物,
真的会“吃了还想吃”以致成瘾吗?
掺罂粟壳的食物会致瘾吗? 罂粟壳中的阿片类生物碱含量很少,吗啡含量也不算多,只在0.05%~0.5%,而罂粟的果实鸦片中是10%左右,药用吗啡是30%以上。 很明显,罂粟壳这个数量级的吗啡,还要加入一锅火锅汤中,再通过涮菜吸附的汤汁部分进入人体……对于普通消费人群而言,吃火锅变成瘾君子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是,请注意,非法添加进去的罂粟壳,含有的微量吗啡也逃不脱如今检测仪器的法眼。之前曾有新闻报道过,有人因为吃了含有罂粟壳的拉面、麻辣烫等导致体检时尿检为阳性。 对于敏感体质的人来说,即使是微量的吗啡也可能引起身体的反应。尤其值得警醒的是,长期食用添加了罂粟壳的食品,则可能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人体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等症状,最终上瘾! 如果食用了火锅汤底后觉得心跳加速,脸红,兴奋,睡不着觉,就有可能是吃了含有罂粟成分的食品了,如果对某种食物念念不忘,一直想再吃一次,不吃就难受,那该店里的食物含有罂粟成分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此时应该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水能加速排泄,把毒素排出体外,蔬菜水果中的纤维可以吸收毒素,降低对身体的伤害。
普法时间到,
我们要给那些
有意在食物中掺罂粟壳的商家
提个醒:
掺罂粟壳有啥后果吗? 答案很简单——这是违法行为,甚至可能是犯罪行为哦! 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或罂粟粉,违反《食品安全法》第34条规定,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另据《食品安全法》第85条规定,可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原料的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1条规定,非法使用少量罂粟壳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并处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元以下罚款。生产者、销售者通过在食品中添加违法添加剂达到以次充好目的,且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可按照《刑法》第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给长期食用罂粟壳的消费者
提个醒:
长期食用罂粟壳有啥后果? 答案很简单——无论是自主吸毒或者误食毒品,公安机关均以吸毒论处。 一位多年从事禁毒工作的民警表示,食品中毒品原植物(罂粟壳等)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吃了尿检结果会呈现出阳性,若长期食用,还会产生依赖性 派出所所长称,“我们是依法办案,无论是自主吸毒或者误食毒品,公安机关均以吸毒论处,这方面法律没有明确界定”。 根据我国《禁毒法》: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治安处罚法》中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最后,
我们教您一招,
了解如何识别罂粟壳。
识别罂粟壳Tips
罂粟壳,俗称大烟壳,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多已破碎成片状。其顶端有6~14条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基部有短柄,体轻,质脆;内表面淡黄色,微有光泽;有纵向排列的假隔膜,棕黄色,上面密布略突起的棕褐色小点;气微清香,味微苦。 那么罂粟壳到底是什么呢? 提起罂粟,人们就会想到开启中华民族耻辱百年的鸦片。罂粟壳是成熟的罂粟果去掉籽后的部分。把它放在了汤里,会煮出鸦片成分从而使人上瘾吗?我们从鸦片的收获说起。 鸦片的现代制取工艺 许多人从电影电视中看过鸦片的制取过程:在罂粟果实尚未成熟的时候,在外壳上划出伤口,其中的汁液就会流出。等到这些汁液干了,收集起来就得到了未经提炼的鸦片。这其实很很传统的工艺,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需要一个一个地在果实上划口子,然后像蜜蜂采集花蜜一样一点儿一点儿地收集。两个步骤都需要高强度的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可想而知。 年代之后,高效的现代工艺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鸦片的有效成分是其中的吗啡等物质,而这些物质并不会随着罂粟果实的成熟而消失。因此,等到罂粟完全成熟,把果实、茎秆以及叶子都全部收割,再去掉罂粟籽,用水或者其他溶剂浸取出其中的可溶成分,干燥后得到粉末。这些粉末中的鸦片成分得到了几十倍的提高,虽然不再是传统的“烟土”外观,但其中的有效成分是基本相同的。 罂粟壳是提取原料中的一部分,其中自然含有吗啡等鸦片成分。罂粟壳和鸦片的关系,就象桔子和维生素C的关系一样——前者是含有后者的原料。
草果不是罂粟壳! 我们顺便了解一下常被误认为罂粟而频频“躺枪”的调料——草果。以免闻“果”色变。
草果(Amomumtsaoko),可能是火锅店里躺枪次数最多的一种调料了。有些无良店主会在火锅底料里加入罂粟壳,让食客上瘾,从而一来再来。于是经常有人从锅里捞出几个椭球形深棕色的果实外壳大呼:“这汤里有毒!” 其实草果和罂粟壳非常好分辨。草果的外壳上有细密的纵棱,而罂粟壳基本上是光滑的,即便有因为收获鸦片而被刀割过的痕迹(别问我怎么知道的),也不可能那么密。此外,草果的先端是尖的,而罂粟壳有宿存的大型盘状柱头,好像戴了个帽子。题外话,确实有个别无良兼无知的店主偷偷添加罂粟壳,但罂粟壳里那点有毒成分远远达不到成瘾的剂量,对汤的味道也没有任何改善。当然,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干燥的罂粟果实,顶端的柱头非常惹眼。草果是姜科豆蔻属的成员。豆蔻这个名字听起来比草果高大上多了,但用法相当混乱,光香料里就有肉豆蔻、草豆蔻、白豆蔻、小豆蔻等等,分别属于两个科三四个属。“豆蔻枝头二月初”这句诗大家相必耳熟能详,但它说的并不是豆蔻属的植物,而是山姜属的,因为豆蔻属的花并不开在枝头,而是开在从根状茎直接发出的低矮花序上,有些种甚至就贴着地面开花。草果就是其中一例,得扒开高大的叶丛,弯腰到地面附近才能看见它的花果。 尽管出身低矮,草果的花却相当华丽。姜科植物的花结构特殊,花被片往往并不发达,却有一枚雄蕊特化成大型的唇瓣,有鲜艳的颜色和深色的花纹,告诉传粉昆虫“这里有蜜吃”。草果的唇瓣是黄色的,上面有两条橙红色的蜜导,这是蜂类喜欢的颜色。
草果的花序。草果原产在东南亚的热带丛林里,是喜阴的林下物种。在这种环境里,想竞争高处的传粉昆虫资源对草本植物显然不大现实,于是向下发展也算另辟蹊径。给草果传粉的是一些喜欢在地面附近活动的蜂,其中最主要的是黄绿彩带蜂(Nomiastrigata),一种住在土里的蜂。 成功授粉后,草果会结出深红色的肉质蒴果,这果实成熟后并不开裂,采摘晒干后变成棕色,就是我们在香料铺子里看到的样子了。
草果成熟的果实。干燥的草果蒴果里含有超过1%的挥发性成分,包括1,8-桉油素、柠檬醛、香叶醇等,这些物质赋予了草果辛辣而略带樟脑味的香气。人类吃东西的时候,“味道”并非全部来自味觉,而是半数以上来自嗅觉,哪怕捏着鼻子——这就是香料应用于烹饪的意义。 自明代以来,草果一直被用于烹制肉类,压制肉中的腥膻气味,特别是牛羊肉。姜科香料的用途大抵近似,但味道和用法有所不同,彼此无法替代。以我自己的经验,草果味道比较清淡,是用于调和、连接肉味和八角、桂皮等味道浓烈的香料的过渡香味。
炖肉里面总少不了一些香料。中国是草果的主要消费国,而云南是草果的主要产地,种植历史已经有多年。传统上栽种草果需要破坏森林,对环境伤害很大;但草果喜阴,砍了树之后还要额外为它遮阴,可谓多此一举。近年来,人们开始发展在林下栽培草果的技术,即所谓agro-forestry混农林业之一种,提高了草果产业的生态价值。不过,草果的高产有赖于传粉昆虫的活跃,而彩带蜂野生于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中,难以人工养殖。人类的农业活动无法彻底远离自然环境,于此可见一斑。
转起来,告诉更多的人!
来源:中国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