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款湖北农村房屋将这样建荆楚网

嫘祖故里

诗画远安

处处美景、村村如画

年远安县成功入选

湖北省农村住房建设试点

11月16日上午,“远安县人口梯次转移及农房建设新闻发布会”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远安县鸣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冯正华介绍远安在全国率先探索人口梯次转移规律下的农房建设新模式的工作成效和经验亮点,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吴延摄

远安县作为全省农村住房建设试点

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房建设新模式

在城郊融合区新建2个小区

进行全方位示范

编制了包含22种户型的

《远安县特色农房建设户型推广图集》

方便群众选用

……

扫码查看

22种户型中

总面积最大不超过平方米

最小控制在平方米以内

建房层高,最高为3层,最低为1层

引导农民建造体量适中、结构优化、

形态优美、品质宜居的房子

为什么远安会成为全省试点?

世外桃源远安

远安位于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县域面积平方公里,辖6镇1乡、个行政村,年末全县总人口19万人。

远安历史文化悠久,西汉建元元年,也就是公元前年建县,至今已经有了2多年的历史。远安是轩辕黄帝夫人、缫丝养蚕始祖嫘祖的故里,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嫘祖文化圣地”和“楚人的延安”。

远安乡村

远安地形地貌多样,整体上呈现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空间格局;全域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76.5%,空气清新,村落静谧,乡愁悠远,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曾经高度评价远安为“山清水秀、林木繁茂、民宅秀丽、世外桃源”。

点击视频查看

远安特色农房建设之路

从年开始

远安县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起研究城乡建设

系统梳理了远安近10年来的乡村变化

明显呈现出三大主要特征

↓↓↓

特征①

从生产方式上看,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年,远安县劳动人口12.2万人,其中县外务工人数达到3.66万人,占比超过了30%,农村居民的收入尤其是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工收入。同时,农业产业也由过去较为单一的粮食生产加快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附加值越来越高。

特征②

从生活方式上看,农村居民非常期望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近10年来,80后、90后出生的“农二代”开始成为进城务工的主力军,他们在经济社会方面的行为特征出现了一系列的代际性变化。

→在职业选择上,更多倾向于非农就业和多元化择业;

→在就学意愿上,改善子女教育成为选择城市安家的首要动机,目前全县除了县城之外的6个乡镇,只有3个设有初中,在校学生仅占初中生总数的26%,其他均在城区就读;

→在住房需求上,年至年,县城所在乡镇以外的户籍人口购买商品房套数占比达到66.22%,就连距离最远的嫘祖镇真金村都有20%以上的村民到县城买房;

→在文化价值认同上,“农二代”更向往城市生活,不少人春节期间返乡都会选择住在县城、乡镇酒店,对农村老家的归属感正在淡化。

特征③

从村庄功能上看,单纯的居住功能正在逐渐弱化,乡愁旅居的功能日益明显,未来这种变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

马渡河村

认识有了新变化

远安立足于乡村振兴大战略

重点从四个方面

探索特色农房建设的新方法

01

把握客观规律

精准定位预期

远安县逐步摸清县域内人口“从山上到山下、从远郊到近郊”的梯次转移规律。在此基础上研判远安未来一个时期人口转移的总体趋势,预计到年,县域常住人口18万人,其中县城10万人、乡村8万人。

02

顺应发展趋势

优化空间布局

根据全县人口规模和分布强度的预测,未来10到20年将有30%左右的村因人口迁移而不必要再保留行政村的建制。

根据这个预测,综合地形地貌、生态环保、矿山开采、生活条件等因素,远安县在谋划未来乡村布局时,打破行政界限,将全域划分为县城转移核心区、城郊融合区、梯次转移弹性区、过渡安置区、逆城镇化康养预留区“五大区域”,分类施策引导发展。

九子溪农房小区

03

兼顾文化传承

系统塑造风貌

为了更好地将远安独特的文化基因保持和延续下去,远安县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后,设计推出了包含22套户型的《远安县特色农房建设户型推广图集》,方便群众选用。目前根据这个图集指导建设的两个示范小区基本建成,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龙凤村拈花谷民宿区

04

注重价值提升

引导理性建房

远安县作为全省农村住房建设试点,遵循人口转移规律,引导农民理性建房,让农房既“容得下肉身”,又“记得住乡愁”,更“承载了梦想”。

“十四五”期间,远安县将结合“五大分区”继续推进农房小区试点建设,同时以县城为核心、沿沮河南北延伸,打造平方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努力和全县人民一起共创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翟家岭民居

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有哪些

看看现场解答

↓↓↓

问题1: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远安人口梯次转移及农房建设”,请问远安为什么要对人口转移规律进行探索?具体探索方法是什么?

答:第一个方面,远安县为什么要对人口转移规律进行探索?这是因为人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常说,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乡村振兴首先一定要把农村居民的现状、诉求、变化趋势研究清楚,这其中就包括农村居民的转移趋势。只有把农村居民的转移趋势研究清楚之后,我们才能切合实际地确定村庄的空间布局,才能较好地满足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出发点,我们立足于远安的县情实际,对县域内人口转移规律和农民住房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二个方面,远安县的具体探索方法是什么?在人口规模预测上,我们采用的是增长率法,以及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基础设施承载力分析法等在内相关分析法的综合运用。根据《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的相关规定,我们确定人口规模预测基准年为年,人口规模预测至年,人口规模历史数据平滑处理为近5至10年。在人口转移趋势上,我们通过全县户籍人口调查、医保情况调查、义务教育人口调查、人口自然增长调查、住房保障调查、城区用水量调查、疫情期间全民体温调查、一个乡镇两个村居抽样调查等八种方法相互印证,逐步摸清了县域内人口“从山上到山下、从远郊到近郊”的梯次转移规律。

根据以上的研究方法,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远安县域人口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出总体缓慢减少、县城逐年增加的特点。我们预计到年,全县常住人口约为18万人,其中:县城10万人、乡镇8万人。

问题2:从全市范围来看,请问远安县的农房建设有什么亮点?

答:远安县农房建设的亮点,在于找准并把握了人口转移规律,从而根据对未来人口分布强度的科学预测,将县域划分成五大区域,分类引导特色建房。其中:

县城转移核心区。主要范围为县城城市边界以内,用于未来县城城市发展,不再新建农房。

城郊融合区。包括县城转移核心区外围约5公里范围,主要承接对象为县城城中村搬迁的亦农亦商人群。要求新建农房兼顾文脉延续和功能现代,注重农房的品质和价值提升,以二层为主,可建三层,总面积平方米以内为宜。

梯次转移弹性区。以建制镇周边和20世纪80至90年代小公社、小乡镇为聚集点。该区域是未来乡镇人口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聚集区,将承接乡镇人口搬迁安置和周边村庄人口逐步集聚。新建的农房要求体量适中、宜农宜商有特色,以单层、二层为主,总面积以不超过平方米为宜。

过渡安置区。是各乡镇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较好的村庄,一方面可承接部分搬迁村庄的人口安置,另一方面也可作为未来保留村庄人口逐步集聚的选点。对区域内的农房,建议能加固的不新建,鼓励腾退、利用闲置房屋;确需新建的,建小体量过渡性安置房,以一层小户型为主,总面积以不超过平方米为宜。

“逆城镇化”康养预留区。主要是对风景秀丽的区域进行预留,作为未来“逆城镇化”康养区。此区域以异地建房为主,将有价值的旧房由村级组织或市场主体进行活化利用,严禁大拆大建。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地区“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凸显,出现了“房子越盖越好、人越来越少”的情况。远安县针对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建房要求和建筑体量,引导农民正确置业,能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问题3:远安县是如何塑造村庄特色风貌的?

答:为了系统塑造乡村特色风貌,我们对村庄设计的选址、竖向、平面明确了“三个坚持”的原则。

一是选址坚持“交通便利、安全环保、设施完善、适度集中”。

二是竖向坚持延续“坡顶林、坡上居、坡下田、坡谷溪”的立体空间形态。

三是平面坚持体现“依山就势、逐水而居、错台组团、街巷里坊”的层次感,避免“排排坐”“兵营式”的村庄布局。

问题4:远安是如何引导农民理性建房的?

答:一是设计引导。我们聘请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编制了包含22种户型的《远安县特色农房建设户型推广图集》,在设计中,严格把握2个要点。一要文脉延续。充分总结本土建筑语言,在设计中延续了“双顶两坡四出檐,脊翘梁挑本土色”的建筑风格,传承历史文化符号。二要功能现代。在设计中,体现“南北通风、四面采光、简洁实用、宜农宜商”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了农房的居住功能、生产功能和灵活可变的综合功能。

二是样板示范。在城郊融合区新建2个小区,通过风貌的管控、户型的设计、公共服务的配套等进行全方位示范。

三是过程服务。一方面对建房区域进行引导,引导农民向经济活跃地区、人口聚集地区、公共服务完善地区聚集。另一方面从建筑体量进行控制,引导农民建造体量适中、结构优化、形态优美、品质宜居的房子,22种户型中,总面积最大不超过平方米,最小控制在平方米以内;建房层高,最高为3层,最低为1层。同时,加强老旧建筑维修保养,做到能加固的不新建,能保留的不拆除,不搞大拆大建。

问题5:请问远安县在建设农房时,是如何保证农民按照图集设计标准建设的?农民建房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协调的?

答:当前农民建房面临6大难题:建房成本控制难、质量安全管理难、公共设施配套难、邻里矛盾协调难、风貌管控塑造难、后期运营维护难。为了破解这6大难题,我们以城郊融合区两个小区为试点,按照“七个统一”进行规划建设管理,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实现全方位示范引领。

一是统一规划设计。由政府牵头设计,住建部门牵头组织设计单位到村进行技术交底、图纸解读、答疑释惑,让建房户和建筑工匠真正理解图纸、看懂图纸。

二是统一基础设施配套。在充分征求建房户意见的基础上,按每户6.5万元标准由农户共同出资,村委会组织建设;

三是统一屋场选址。按照建房登记顺序组织农户公平选址;

四是统一监督管理。村委会组织监理、工匠、建房代表成立建房监督专班,加强质量、安全、风貌管理;

五是统一建材选购。村委会组织建房代表成立建材采购专班,统一材料品牌、规格、价格,进行统一采购。经测算,我县农民个人建房土建综合成本价控制在元左右;

六是统一竣工验收。村委会牵头组织监理、建房监督专班、户主三方验收;

七是统一物业管理。由政府牵头成立业主委员会,自主选择物业公司进行后期管理。

来源:宜昌发布

编辑:豆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