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全媒记者龚昌俊通讯员徐圣逆陈治
黄昏时分,火炉上的水壶冒着热气,家住远安县洋坪镇百井村的付本柱、张开菊夫妻俩忙着将热菜热饭端上桌,热情地招待着留宿的游客。如今,随着通往村里的旅游公路山太线竣工通车后,大量游客到太平顶观光旅游,百井村很多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发展起了休闲农业,收入大幅增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十三五”时期,远安县投入资金30多亿元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构建起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远安县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和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交通便捷畅通,加快了远安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使全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织密外通内联路网
百井村大山环绕,过去通村道路不畅。年,远安县交通运输局筹措资金多万元,修建了通村的12.8公里旅游公路,解决了百井村群众的出行难题,破除了群众致富的瓶颈。百井村交通的变迁,是远安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的一个缩影。
过去,远安县交通不便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远安县委、县政府以建设“一铁两高三桥四路”为抓手,打造交通主动脉,贯通纵横大通道,优化路网新格局,畅通毛细血管微循环,补齐区位短板,优化发展环境。
争取省交通运输厅定点帮扶远安,落实了46项省级具体帮扶政策和措施,为远安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远当货运铁路项目顺利落地并已全线动工,远安将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形成公铁联运的新格局。呼北高速远安段建成通车,远安融入宜昌一小时经济圈。襄宜高速项目已纳入全省交通发展规划,正在进行前期设计,远安境内将设三个互通,远安有望成为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之间的重要节点,融入宜昌“半小时经济圈”。
斥资10亿元,在鸣凤城区新建绕城一级公路快舟大道和三座跨沮河大桥,投资8亿元进行街道改造和路、街、桥联网,实现了国省道绕城和客货分流。新改扩建农村公路公里,全县15户或30人以上村民聚居地道路实现硬化、通村客运道路安保设施和道路加宽达标“三个全覆盖”,解决了15万名群众的出行难。
统筹推进道路、客运、物流协调发展。全县以“破瓶颈、补短板”为突破口,构建路网新格局,投资5亿元建成盘棚一级公路,畅通工业主要原材料磷矿石运输通道。投入7亿元新建生态旅游公路余公里,全县七大景区“一线串珠”。
根据“修一条公路、添一道风景、兴一批产业、富一方人民”的农村公路建设新理念,全面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得到省、市主管部门肯定。新建全县公路养护应急中心,添置大型应急筑路设备35台套,为全县公路桥梁安全畅通提供了可靠的应急保障。
搭建便捷出行体系
曾经,客运秩序整治是交通运输行业的“老大难”。远安县以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为目标,坚持整治与疏导并举,持续开展部门联合执法,用法律手段打击非法营运,全面理顺、净化了城乡客运秩序。
针对屡禁不止的三轮摩托车非法营运载客“顽疾”,远安用行政手段整治非法运营,采取城区街道对三轮摩托车分年度逐步限行,引导从业人员转产就业等系列配套措施,全县余辆非法运营的三轮摩托车全部平稳、彻底、财政零补偿地退出了营运市场。
如何让远安加快融入宜昌“半小时经济圈”?远安克服重重阻力,用市场手段淘汰非法营运,取消了宜昌至远安的所有长途客运班线,开通了城际公交,时间缩短一小时,票价下降30%,使远安人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经济、舒适。
坚持“既要开得通、更要运行好”的目标,远安用经济手段遏制非法营运,不仅实现了村村通客车,开通了城区、城乡公交,组建了校车公司,还建立了县级财政对公共交通政策性亏损补贴的长效机制,公交、校车、农村客运基本实现“开得通、留得住、安全有保障”。
引导出租车网约车规范经营,强力推行县级出租车电召平台,开展了出租车所有权和经营权确权,合理调整了出租车收费标准,规范了网约车经营秩序。
同时,投资余万元升级改造了集城际公交、城乡公交、农村客运、旅游客运于一体的县级客运中心,实现一家公司经营,一个中心辐射,县城到村一站直达,市县镇村四级公共交通无缝换乘。
远安县首创智能4G监控平台为突破口,实现全县“两客一危”车辆零违章,掌握全县客运安全监管的主动权。投资余万元开发、安装了客运车辆智能4G动态监控系统,在全国率先将人脸识别技术运用到农村客运安全监管,对全县“两客一危”车辆实施全覆盖,实现了“四个自动”的智能化升级:对疲劳驾驶、超速、超载、开车抽烟、接打电话等五类危险驾驶行为,系统自动识别、自动提示司机乘客、自动向监控中心报警、自动录像取证。
县里建立了交通安全监控指挥中心,配备了10名专职人员24小时监控,对发现的危险驾驶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人,下岗一人,起到了强力震慑作用。这个系统运行以来,远安县“两客一危”驾驶员已连续两年未发生一起五类危险驾驶行为。
构建城乡物流通道
在路网完善畅通、交通安全监控到位的基础上,远安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县城建立了物流中心、电商产业园、农村物流园;乡镇建有物流站场,具有辐射功能的乡镇建立了区域性交通运输物流综合服务站;7个乡镇建立了84个村级物流服务站点,工商注册登记的电商市场主体有0余家,实现村级电商物流网点全覆盖。远安由此成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区”。
全县探索建立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快递进村”以及“三流合一、双向流通、运营统筹,以强补弱,便民惠民”的农村物流新模式。引导县内规模以上企业成立专业物流运输公司12家,使全县磷矿石、陶土、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和原材料运输通畅。农村物流网点增加了收入,减少了超市库存和商品过期风险;快递公司降低了农村物流配送成本,解决了山区县“最后一公里”物流难题,城乡居民在农特产品进城中得到实惠。
今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远安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上,确立了“坚持党建引领,建成交通圈,推动三大战略,创建全国示范县”的建设目标,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先行的理念,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提档升级和绿色发展转变,由单一公路运输向公铁等多式联运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智慧交通和创新驱动转变,发扬善于谋划,优于创新,敢于当头,贵于坚持的交通文化精神,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山区交通强县建设步伐。
本文来源:三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