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在哪里?
江天沟、芝麻冲是什么样子的?
“争气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研制出来的?
老一辈航天人曾在三线度过了怎样的青春岁月?
……
似火的骄阳挡不住航天人的寻根之旅,怀着对以王振华总师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的无比崇敬和对基地旧址的向往之情,6月11日-12日,在行云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罗志伟的带领下,公司年以来入职的新员工踏上了那片珍藏着航天三江人最艰苦也最难忘奋斗史、洒满青春热血的热土——远安。
当大巴车颠簸着驶入这个不广为人知的小县城,一段常被航天三江人引以为傲的历史也徐徐展开。在陡峭的山路间,新员工们追寻着航天前辈们三线建设的奋斗足迹,穿过层层树林,参观了基地机关和红峰厂旧址,辗转于红阳公司车间、江天沟旧址和江河公司试车场之间,在漂浮着尘土、铁锈和记忆气味的厂区间找寻深山里那些家国记忆,接受前辈开山创业的历史教育,切身体会了“团结争气、艰苦创业、求实自强、改革创新”的航天三江精神,也深刻领悟了“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新时代内涵。
不忘投身航天事业初心,为强国梦想砥砺前行。正是因为一代代航天人继往开来、薪火相传,航天精神才得以经久不衰、动力不竭,鼓舞一代代奋斗者创下举世瞩目的辉煌。愿行云公司的新青年们向阳生长,乘风破浪,不负青春!
来听听他们远安之行的体会吧!陈坤应用研发部
航天精神的元素包含了吃苦、实干、奋斗、认真、精细、执着、坚持、创新、团结、自律、奉献等等。在学习和工作中,如果我们都能切实弘扬和践行航天精神的话,经过我们认真推敲的方案、一丝不苟检验的产品质量、严格监督实施的工程就能经得起人民和时间的检验,只有通过我们的精细和钻研换来的才是合格、牢固和踏实。航天三江精神虽历经岁月流逝、沧海桑田,但仍历久弥新,必将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朱琪应用研发部本次精神教育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首日参观了三线基地大楼及江天沟,王振华总师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机会,加入我国战术地对地导弹研制的事迹令我动容。历史是一部自力更生的奋斗史。“早上炒茄子,中午炒辣椒,晚上生活大改善,茄子辣椒一起炒。”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最终研制出基地的“争气弹”。虽然大楼已经没有往日的热闹,但岁月抹不去前辈们曾经奋斗的痕迹。后面我们参观了红阳厂与江河厂,见识到了三江新一代人所取得的成果,为国家的整体实力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也充分认识到,作为传承者的我们,要向前辈们看齐,在新时代将航天三江精神发扬光大。
周谦测运控中心经过两天的学习参观,我感受到了老一辈航天人员可以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团结争气、艰苦创业、求实自强、改革创新”的航天三江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正是这一精神始终激励着三江人牢记使命初心。投身航天工作的我们,也要秉持传承这种精神,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生命健康的考验,但仍然需要航天精神,把这种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点点滴滴,艰苦奋斗,勇攀高峰,为国家和公司的发展壮大尽自己的一份力!
符满华测运控中心我坚信航天精神一定是存在的,因为每次听学校的老教授讲课,仅仅数米之遥,我能看到他们的眼睛,那是一种装不出来的东西,那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敬,看到王振华总师的雕像时,我也是相同的感受,我会想到这是一个身患肝癌、还在想着打不好型号就对国家没法交代的人,是一个纯净的灵魂。孙中山先生说过,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我虽达不到“此身尚存,此心不死”的境界,目前能做的,唯有以专业的态度面对工作,方不负航天之名。
秦绪榜测运控中心周末这两天,参观学习了基地旧址,感触颇深。我们首先在王振华总师雕像前进行了献花和鞠躬,接着参观了九部的前身-一个像极了高中教室的楼房,我望着它,想象着当时的设计师工作的场景:在蚊虫“猖獗”的办公室,左手翻阅资料,右手用纸和笔计算,还一边拍自己腿上的蚊子,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无旁骛地攻克着一个个难题,最终完成了型号的攻关。这时候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愉悦满足的笑容,有人提议说,今天必须整一壶酒好好庆祝一下,办公室所有的人都齐声喊道:今天都要痛饮三百杯,不醉不归啊。
蒋开宇财务部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从无到有,每一个零件的改进、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凝聚着老一辈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都是他们一心投身于工作、努力钻研的结果,航天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佳的诠释。在科技迅速发展、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这样的航天精神、航天三江精神和九部旧址门前的竹林一样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作为行云公司的一员,我们已然从父辈手中接下了航天事业的火炬,肩负起了发展航天事业的责任。因此,我们更要立足于本职岗位,秉承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的理念,做好工作上的每一件小事,让老一代航天人的优良作风真正地得到传承和发扬。
史宇慧党群宣传部“航天精神”背后离不开前辈们用智慧和汗水成就今日的航天伟业,离不开他们能吃苦、能战斗的青春之力。我们要从“航天精神”中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激发出爱国、奋进、创新的强大热情,我们要以“航天精神”为指引,以挫折和磨砺为“阶梯”,始终保持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的勇气和决心,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奋进的征程上不懈求索、奋勇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毛航市场营销部伟大事业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中国航天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先辈们的感人事迹以及中国航天精神、航天三江精神无不蕴含着深厚的红色基因,闪烁着耀眼的时代光芒。叩问苍穹,遥看天外;蓝图已绘,梦想起航。身为新一代航天人,我将不忘初心,继承并发扬“团结争气、艰苦创业、求实自强、改革创新”的航天三江精神,树立报效祖国的使命意识和为国争光的责任意识,以国为重,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吴弦综合管理部之前我对航天精神的了解都仅仅是停留在纸面和口号阶段,而在本次教育活动中,我对那一代航天人的航天精神和航天三江精神有了更为实际的了解与体会。航天人员可以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团结争气、艰苦创业、求实自强、改革创新”的航天三江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这一精神始终激励着三江人牢记使命初心。投身航天工作的我们,也要秉持传承这种精神,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程科文技术研发部现场参观了基地旧址的办公环境,体会到了当时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来自于兄弟公司的热烈欢迎,让我深刻感受了来自于前辈们的深刻友谊。鸣凤山爬山活动大部分同事咬牙坚持登上山顶,本人深感惭愧,其精神可贵,值得我今后在工作与生活中学习。
熊佳颜技术研发部经过这次远安教育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航天精神和航天三江精神的伟大。以王振华总师为代表的航天前辈们扎根大山,为航天事业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大山中生活清贫艰苦,前辈们无惧困难和挑战,瞄准当时国内尚属空白领域的重点型号系列破釜沉舟,终于研制出了“争气弹”,这种勇于挑战、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一代青年深刻学习铭记。作为行云公司的新员工,我也要担负起发展国内卫星事业的重任,不畏艰难,向前辈学习,即使环境再差,也要勇于接受挑战,迎难而上,为打造行云卫星、建设航天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排版:史宇慧
审核:李文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