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楚天都市报
致敬中国人民警察节
无悔最美芳华守护荆楚安宁
人民警察为人民。
战疫防汛,他们逆行而上,冲锋在前,
全心全意守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护佑安宁,他们牢记使命、生死无惧,
为维护社会稳定筑起铜墙铁壁。
今年1月10日,将迎来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楚天都市报记者从湖北公安队伍中,寻访了6位老民警,邀请他们讲述当年的英勇战斗故事,聆听他们对首个警察节的深情寄语。
岁月长河漫漫,虽然这些不同年代的民警,身上的警服制式不断变化,但人民警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初心不改。
穿起老警服,刻满年轮的脸上,清晰地记载着老民警们几十载的奉献与担当。
说起当年事,即使风霜染白双鬓,老民警们却神采飞扬、豪情依旧。
-
01
新中国首批女交警在汉上岗
路口执勤第一天老百姓争相目睹
如今的武汉街头,女交警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你可知道,新中国最早的女交警,就诞生在武汉。
邱益英,家住汉口的公安小区,虽然已是88岁高龄,但是穿起老式警服,身姿依旧飒爽挺拔,依稀可见初代女交警的风采。
年2月,武汉市公安局开全国先河,在江汉交通中队成立交通民警女子班,“包括我在内,共有女交警13人,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个头都在1米6以上。”邱益英回忆说。
13名女交警,接受1个多月的交通规则和手势培训,年3月8日妇女节当天,正式上岗。回忆起当年上路执勤的第一天,邱益英说:“民生路口和江汉路口,人山人海。人们争相目睹:开天辟地头一遭,女交警站在街头指挥交通咧。”身着蓝色警服,腰束皮带,女交警们手持红白指挥棒从容地指挥来往车辆,成为街头巷尾热议话题。那一年,武汉成立女子交警班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大江南北。
当年4月28日,时任公安部部长的罗瑞卿,专门慰问值勤的女交警,称赞道:“你们是开路先锋,为武汉争了光。”
年9月,邱益英代表武汉女子交警,在武昌洪山礼堂受到毛主席接见。主席握着邱益英的手说:“你不简单喽,今后要好好地干,克服困难。”
邱益英告诉记者,当年武汉最繁华的江汉路附近,指挥交通主要靠挥舞指挥棒,少量的信号灯要靠人工扳动。“那个年代汽车不多,连公交车也只有几条线,更多的是自行车。女交警每天要站岗6小时,看到拖货的板车经过路口,还要帮忙。有时我上前推,过路的群众也会帮忙,真是警爱民,民拥警,警民关系非常好!”
“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记得有一次下暴雨,路面积水达40厘米深,我怕把皮鞋泡坏了,就把皮鞋脱下,扎在腰上,打着赤脚指挥交通。”翻看当年的执勤老照片,邱益英感叹道,“没想到一转眼,62年就过去了,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现在交警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让人十分羡慕。”
“有事打找警察,这是群众对警察队伍的信任。”邱益英说,“喜迎首个警察节,我衷心地希望年轻民警们,要珍惜这份工作,用心用情地服务人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不断取得新成绩。”
-
02
襄阳首批警察曾借民房办公
从警生涯最难忘17个小时破大案
尽管抬起手有点吃力,但穿上心爱的老式警服,今年88岁的陶子厚腰杆挺得笔直,眼里透着刚毅。
年,新中国刚成立,16岁的陶子厚从襄阳南漳大山里走出来,成为我国第一批公安干警。“当时工作条件艰苦,办公室是借的两间民房,几个人住一间10平方米的平房里。”陶子厚回忆说,当年公安工作主要是打击流窜嫌犯,加强治安管理。有一年冬天在十堰房县办案,早上起来半米深的雪。他和同事骑着马过草甸,碰到山上没有路,他们就深一脚浅一脚地靠感觉探路,“旁边就是悬崖,不知道路在哪里,真是提着脑袋干活!”
“我这一生,要感谢党和人民的培养。”陶子厚告诉记者,刚参加工作没几个月,组织就派他到襄阳地区公安干部学校学习,后来又到了原中南干校学习,几年后还赴上海公安学校学习两年。
持续的学习让他理论知识和侦查破案的能力得以迅速提升。17个小时破获特大暴力案件“六九案”,是陶子厚从警生涯最深刻的记忆。年6月9日清晨5时许,十堰一名货车司机驾驶东风汽车路过襄阳,被歹徒开枪击伤手臂并抢走30多元钱。
时任襄阳市公安局局长的陶子厚接到报告后火速赶往现场,打着手电筒勘察现场,从案发地旁边的地里找到一颗子弹。当日上午,得知这枚子弹系东北一工厂生产,而南漳某厂也购进了该批子弹当样品,警方很快锁定3名嫌疑人。当晚9时,一名民警和一名治安联防队员发现一名嫌疑人,谁知在缉捕过程中遭遇开枪拒捕,民警在身中5弹的情况下击毙嫌犯。
遭此意外事件后,陶子厚又连夜赶到现场布置戒严加紧追捕。直到第二天凌晨,经历惊心动魄的17个小时后,抓捕了包括击毙嫌犯在内的7名犯罪分子,缴获两挺微型冲锋枪和子弹30余发。
一生奉献在为民服务的警察岗位上,陶子厚说:“国家设立警察节,是对人民警察队伍为党和人民利益英勇奋斗的充分肯定。”在他眼里,襄阳公安队伍逐渐壮大,新一代公安干警综合素质高,办案能力强,“我的心愿就是希望年轻干警不负重托,忠诚履职,守护百姓安宁。”
—
03
治恶除霸下乡调查一干几个月嫌疑人装哑14年八天攻心撬开嘴
因为工作时留下的腿伤,原本打算年正式退休的王应明,提前一年离开了自己坚守的岗位。
年曾在恩施利川市当武警,5年后退伍,由于工作出色,年又被调到当时都亭派出所,做了一名侦查员。
如今77岁的王应明,把自己人生第一次穿上的58式警服留到了现在。
刚做完腰椎手术的王应明,需要旁人帮忙,才能穿上这件警服。领口的那粒扣子太紧,利川市公安局的民警帮忙扣了半天,建议不扣了。王应明中气十足地说,“必须扣上,第一颗扣子不扣,就没有警察的样子!”
王应明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干警察,主要任务就是治恶除霸。“头发长,还有虱子,是常有的事。”王应明回忆,下一次乡调查,基本上都得花几个月,那时交通也不便利,前线的侦查员可能会有一台“永久”自行车,但大多数时候,他们需要用脚走完70公里的路。“案子来了!”这四个字,就是闻令而动的时刻。
让王应明印象最深刻的案子,是当地小河乡全某某案,这起案子的主角,在当地装了14年的哑巴。“我们下乡调查的时候,费了很多功夫,才搜集了他以前的犯罪证据。后来我跟他软磨硬泡了8天,他才开口说话,承认犯案。”
王应明告诉记者,他爱人曾说过一句话,“你一个星期要是能回来吃上两次饭,你对这个家就是相当的有感情了。”“没有一个轻松的警察,做警察也没有不辛苦的。”王应明说,要想国家安宁,群众日子安稳,少不了警察的付出。
谈起今年1月10日将迎来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王应明老人感动不已。“盼了这么多年,我终于盼来了我们自己的节日。我想告诉现在年轻警察们,任务要完成,但也要保重身体,不要让家人担心。作为基层民警,你们同样也是国家的脊梁,我也为我是一名退休民警深感自豪。”
—
04
公安机关严打犯罪赢得群众叫好将嫌犯绳之以法再苦再累也值得
81岁的魏耀铭,曾是空军通信保障兵,家中一个发黄的老皮箱,记录了老人参军入伍的烽火岁月,“皮箱内装些个人重要物件,万一牺牲了,部队就会寄回老家!”
22年当兵生涯,数次“视死而归”,魏耀铭一直将皮箱带在身边,年转业到阳新县公安局工作,“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是一块砖,哪有需要就往哪里搬!”到了公安队伍,魏耀铭一干就是18年,直到年退休。“当警察,紧绷的弦没有一天松懈过,因为你不知道警情什么时候来,随时都处于一种待命的状态。”
“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安机关严打犯罪。当年正好管治安,虽然辛苦,但亲手将一个个犯罪作恶的人绳之以法,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欢喜,再苦再累也值得!”魏耀铭一句话,道出了人民警察的朴实情怀。
也许是从小受魏耀铭的言传身教熏陶,他的儿女和孙辈先后考进了公安队伍,“一家三代,5个警察,我觉得荣耀得很。”魏耀铭介绍,女儿魏惠平和女婿戴希平都在阳新县公安局工作。外孙戴隆中和孙媳邬雨涵一个是宜昌宝塔河派出所民警,一个在宜昌远安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工作。
去年大年三十,因工作多年未回家过年的戴隆中接上爱人,风尘仆仆赶回阳新老家团年。“晚上,饭刚吃完。四个警察的手机相继响起,他们都接到单位取消休假、奔赴一线抗疫的通知。”做了半辈子警察的魏耀铭知道,“命令到了,就必须执行”。他默默走到房间,手里捧着一件老式警用大衣交给戴隆中:“孩子,好好干,天冷,夜间出警穿上它暖和,就当爷爷陪着你。”
“人民警察节的设立,是对公安队伍英勇奋斗的充分肯定。年轻的后辈们应牢记这一节日的意义,以拼搏奉献迎接节日。我也祝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安宁,社会更和谐。”魏耀铭表示。
—
05
工作重心从办案转向服务群众老百姓安居乐业作为警察最欣慰
去年疫情期间,神农架林区公安局家属小区门口,总能看到一位银发老人,穿上“红马甲”像年轻人一样值守小区入口。
他就是72岁的退休民警梅昌明,每天从早上八时坚守到傍晚,值守测温、入户排查、人员登记……梅昌明一干就是两个多月。
时隔将近一年,回忆起当初的战疫经历,老人朴实地说:“作为一名老警察,同时又是老党员,抗疫我怎么能缺席。”梅昌明告诉记者,无论遇到什么危险,警察都要迎难而上。就算不幸感染,只要牺牲得有价值,就值得去干。
年出生的梅昌明,和共和国同龄,23年的警察生涯中,老人干过治安、做过刑侦,还当过基层派出所所长,跑遍了神农架林区的乡村角落。“当年,干警察真的很辛苦,神农架林区乡镇分散,交通不方便,走村串乡办案,宣讲政策,靠的是一支笔、一张嘴、一条腿。”梅昌明回忆说,因为走山路经常被旱蚂蟥咬,他听闻盐水浸泡过的衣服能防蚂蟥叮咬,每次去乡村前,都会用盐水浸泡晾干后再穿着赶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治安明显好转。随着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出门旅游的人多了。“当时我在林区旅游派出所工作,工作重心从治安办案变成服务旅客、协调纠纷,看着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作为警察特别欣慰。”梅昌明说。
在梅昌明的家中,近十套各式的退役警服被老人收拾整齐,存放柜子中,“干了半辈子警察,警服陪伴我半辈子,也是我的亲密战友。”接受记者采访时,穿上老警服,梅昌明依旧很激动,不时用手捋平制服上的褶皱,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感觉又重新当回了民警。”梅昌明说,退休十余年,每次穿上老警服,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是会油然而生,“原因就是我热爱警察事业,如果从头选择,我依然会选择当一名警察。”
“警察队伍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队伍,也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队伍。设立人民警察节,我认为是对人民警察负重前行的鼓舞激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希望群众对警察队伍多些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年轻干警们,要脚踏实地守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警民携手才能社会平安。”梅昌明寄语说。
-
06
父子兵接力守护一方百姓平安视频侦查来建功科技办案令人叹
1月5日,认真系好纽扣,别好当年警号,一身整齐的老式警服穿上身,66岁的钟祥市公安局退休民警郭景勋,仿佛回到了当年干警察的日子。
时光无法倒流,但臂章上发白的“公安”字样,默默诉说着郭景勋从警的艰苦岁月。
“当年干警察太苦,交通工具基本上是自行车,一骑就是几十里路。办案全靠走访调查,寻访目击者,排查可能的嫌疑人,一个小疑点就得排查一两天,拼的是脑力和体力。”郭景勋回忆,早些年,钟祥丰乐镇一对双胞胎贪财,将一名车主杀害,抢回一台拖拉机,他和同事硬是通过几个昼夜的不间断走访摸排,将嫌疑人抓获归案,绳之以法。
41年从警生涯,郭景勋在钟祥当地丰乐派出所干的时间最长,“当地数万人,40岁以上的我都认识,这也是脚底板磨出来的警民一家亲。”
虽然干警察辛苦,但当儿子继承衣钵考入警校也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时,郭景勋“除了支持还有骄傲”,因为“只有警察才能理解警察,了解其中的不易。守护一方安宁,总要有人付出和牺牲”。
作为钟祥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儿子郭威精通视频侦查,多年来,他在电脑屏幕前与各类犯罪嫌疑人隔空较量,借助遍布街头的第三只眼睛——视频“天眼”,一次次让“黑影”原形毕露。年以来,郭威负责的合成作战室在幕后与罪恶暗战,将多名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破案余起,不少犯罪嫌疑人在他手上终结了逃窜之路……
“想当年,我们办案没车坐,凭着‘铁脚板’一走就走十几里;如今,视频监控、信息入库、指纹比对,分分钟就让犯罪分子无处躲藏!”谈到科技发展带给公安工作的便利,郭景勋感慨万千。
“干了一辈子警察,终于要迎来自己的节日了。很感慨,也很骄傲!”郭景勋认为,警察节是对人民警察忠诚无畏付出的褒奖。郭威则表示,除了要发挥老一辈警察的优良作风外,新时代的民警应该做好传承,不忘警旗下许下的誓言,不负人民群众期待的目光,不畏罪犯寒光闪闪的尖刀,走稳走好从警路,“再说,有父辈等老民警的榜样在,我们绝不能给他们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