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阳光温暖人间
文明的雨露滋润社会
品德凝聚人心
榜样感动中国
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会上,68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其中,宜昌市
长阳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
远安县鸣凤镇北门村村民易从梅
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一起来了解她们的先进事迹
刘发英
事迹简介
刘发英,女,土家族,年3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
她自费捐资助学,创办“英子姐姐”助学网站,独创“一对一”网络助学新模式,用30年丹心织网,筹集助学资金万元,帮助名山区贫困学子实现求学梦想,被媒体誉为“中国网络助学第一人”。
丹心织网,搭建圆梦平台
年,21岁的刘发英毕业后,主动申请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最偏远、最贫困的黄柏山乡支教,目睹山区孩子的求学艰难后,她踏上了捐资助学之路。12年间,她省下微薄工资资助了22名学生,帮助他们改变了命运,长期的助学经历也让刘发英开始思索,如何利用网络让更多孩子获得帮助。
年,刘发英申请QQ号取名“英子姐姐”,发布求援信息。年,她建立“英子姐姐”助学网站,创立“一对一”网络助学模式,为了赢得网友信任,她主动公开了自己的姓名、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足印农家,情暖土家山寨
为办好助学网站,刘发英坚持亲自实地走访核查信息,山高水急,道路崎岖,许多时候只能步行走访,脚上磨出血泡、走坏鞋子都是常有的事,除了艰辛,走访时还常常会遇到不可预料的危险。
年,亲人先后遭遇不幸,她没有被压力打垮,选择将助学事业进行到底,所有实地走访核实过的贫困学生信息,都会被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待资助信息”板块。方便资助人了解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爱心款一到账她也会把款项及时地亲自转送到学生手中,并公布资助学生的受助信息,保证信息真实透明。
薪火相传,托起美好未来
16年来,刘发英足迹遍布湖北、湖南两省的贫困地区,累计行程近10万公里,写下了20多万字的走访笔记,整理了本台账,详细记录了每笔捐款的来龙去脉。
在她的努力下,“英子姐姐”助学网站吸引爱心人士捐款2.2万次,筹集爱心助学资金万元,帮助数千名贫困学子走出求学困境,成为当地教育扶贫的一张亮丽名片。众多曾经受到资助的学生在走出困境后,也纷纷加入到“英子姐姐”助学志愿服务团队,接续助学,传递爱心。
易从梅
事迹简介
易从梅,女,汉族,年4月生,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北门村村民。她23年不离不弃,倾尽全力照顾患有渐冻症的丈夫和儿女,用瘦弱的双肩扛起照顾家人的重担,用爱与责任呵护着至亲,支撑起家人的生命希望。
23年前,易从梅一家的日子和和美美。年,易从梅的丈夫突然病倒,辗转宜昌、武汉就医,被确诊为渐冻症。随后,女儿也被确诊为渐冻症。年4月,女儿因手脚无力、走路不稳,不幸坠入水沟溺亡。易从梅还未从痛苦中恢复过来,又传来噩耗:远在广州工作的儿子也患上渐冻症,那年他才22岁。面对这样的生活困境,易从梅没有被打垮,而是选择坚强面对。
每天清晨5点,易从梅起床做早餐,趁煮汤熬羹间隙,去照料父子俩起床、上厕所、洗漱。由于他们全身僵硬,胳膊和腿不能弯曲,给他们穿衣服这样的小事,都要花上半个多小时。然后再挨个把他们抱上轮椅,喂父子俩吃饭。忙完后,汗流浃背的她才能匆匆吃几口。这样的清晨,易从梅已度过了多个。
安顿好家里的一切,易从梅又扛起锄头下地。为了挣钱养家,她一刻不停地劳作,种粮食、栽雷竹、打零工,样样都干。收粮的季节,她常常忙到凌晨。地里忙完,她又匆匆回家伺候父子俩起来上厕所,或帮他们翻身。每年农忙那阵,她既要忙地里的活,又要照料丈夫和儿子,几乎是没合眼,天就亮了。周而复始的23个春秋,她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当地政府把易从梅一家纳入精准扶贫对象。性格要强、乐观积极的易从梅从不“等靠要”,拒绝了好心人让她把父子俩送到福利院的建议。她说:“他们是我的亲人,只要我能动一天,我就要照顾好他们一天,不能给政府添麻烦、给社会添负担。”
用担当书写坚强,用不弃诠释至爱。易从梅以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的精神,滋养了一方文明乡风。她用大爱温暖“渐冻人”的事迹,成为十里八乡自觉看齐的标杆。
传递榜样力量
向道德模范致敬!
原标题:《荣耀!宜昌2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