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古代人打仗,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兵,那么这种情况是真的吗?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基本上都是假的,我们就拿三国时期来说,来简单地讲一下当时的人口和兵数。
据统计,汉朝时人口已达六千余万人,但在这一时期,我们所说的六千余万人,实际上是指汉朝的鼎盛时期,但在经历了黄巾起义之后,汉朝国内持续多年的大动乱,导致人口大量减少,除了战乱造成的死亡外,还因为战乱使人民生活不能安定,不能耕种,许多平民被活活饿死。
三国的总人口
东汉初期的人口,据记载大约五千万,而到了汉末时期人口因为战乱锐减到五分之一。三国时期还是按照汉朝的户籍制度,据《三国志》记载,蜀国有28万户,约90w人口左右,吴国的人口大约在w左右,魏国据《典略》记载也有近w人口,而这么一算,三国人口也就近w而已。
但是虽然当时全员皆兵,蜀国90w人口要养10w士兵其实还是勉为其难。而在晋朝灭吴之后,经统计,全国人口已经超过了w。而记载户籍的时候难免有遗失和避难的人员遗漏,毕竟当时的数据基本统计不是很准。
而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的推测,三国鼎立初年的人口因为北方的稳定发展,应该有近w,而等晋灭吴的时候,人口少说也有w了。但是东汉末年疫情加上当时诸侯混战没有那么像三国鼎力时期那么平稳,估计其实人口也就w。
在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之后,人们被统治者或战争逼迁。曹操进攻张鲁时及攻陷后,共迁了一部分川东汉中居民进入关中。建都洛阳后,曹丕迁冀州5万户士家到河南。魏灭蜀后,迁蜀人三万人,迁洛阳、关中。
刘备领益州,多次迁都成都平原。诸葛亮北伐失败后,又迁到陇西,居住在汉中。早些时候,孙权击败江夏太守黄祖,虏掠男女数万口。建都后,他为了提高人口数量,平定山越,并以其“弱者为家,强者为兵”,并骚扰淮南以获取人口。
三国时期的军力和战争规模究竟如何?
根据《三国志》记载,蜀汉灭亡时,有十万士兵,东吴灭亡时,有23万士兵,曹魏极盛时,有七百多万士兵,三方合计总兵力约为一百万。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十个平民养一个人兵是个临界点,小于这个比例平民就不能承受,军民比例保持在1:10,基本符合蜀汉和东吴的情况。
由于曹魏国力强盛,人口众多,故军民比例大致为1:20。三国加在一起,魏蜀吴军队总数超过一百万,这基本上决定了当时战争的规模。由于除了常备军之外,三方可以投入实战的兵力远少于一百万。
诸葛亮的北伐,所谓“统一中原,恢复汉室”,其实已经是一个口号了,他自己也知道。真正出兵的目的,在陇。此时此刻,荆州已经失守,按其所谓隆中对的战略意图,最后一点希望也消失了。
取陇在战略态势上已有改善,不至于陷于困境,坐以待毙!史书只相信实力,不管财力、物力、人力,蜀汉已经是远远的落后了,只能寄希望于孙氏联军能够苟延残喘。但是无疑,统一的重任他们是没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