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开新局
上世纪60年代初,百里荒片区曾是矿区和水库移民安置区,以采煤、烧砖、烧石灰为主导产业;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万人开荒,加剧了百里荒地区的石漠化。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百里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畜牧产业,走上了“农旅融合”生态发展之路。
△国家4A级景区——百里荒高山草原旅游区
年10月,宜昌市委召开宜昌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中央、湖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决定规划建设宜昌市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以百里荒景区为核心,涵盖夷陵区、远安县、当阳市3县6乡镇46个村总面积.03平方公里,区内人口9.18万人。
试验区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统筹推进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力争把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建成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湖北省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宜昌市小康社会引领区。
目前,《宜昌市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总体规划》已通过规划评审,年围绕“旅游、畜牧、康养”产业重点启动了40个建设项目。
景村共建村民吃上“旅游饭”
百里荒因方圆百里、荒无人烟而得名。“荒烟几家聚,痩野一刀田”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对贫瘠百里荒的深刻描绘。
年,湖北百里荒旅游集团成立。集团组织3个专班跑遍了百里荒,发现该片区曾有14个贫困村,老百姓的“产业”不是几亩玉米,就是几坳土豆,仅能糊口,少数老弱病残和缺劳力的贫困户日子过得很艰难。
△从山上搬迁到旅游公路旁的百里荒村委会
百里荒景区和老百姓共享一片青山绿水,要把景区发展与村民的脱贫致富连起来。为此,百里荒旅游集团的旅游扶贫方案和景区发展规划一并出台:以百里荒旅游业为“龙头”,以农牧业和文体康养业为“两翼”,按照“造血、双扶、融合、环保、共享”理念,坚持旅游产业开发与村、户脱贫,旅游产业扶贫与扶智扶志造血、旅游品质提升与生态保护结合,为百里荒片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百里荒景区北门,有一家名为“山上人家”的民宿。造型简单的凉亭,手工打造的桌椅,几盆不知名的花草,在群山环绕中,颇有几分返璞归真的味道。
△备受游客青睐的山上人家民宿
老板娘闫凤娥是土生土长的百里荒人。回想起年前的情景,闫凤娥说家门口进出百里荒的公路窄弯坑多,过往游客车辆少,开民宿和农家乐赚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年,百里荒景区发展进入快车道,闫凤娥开了一家农家乐。“这里的菜非常好吃,老板娘十分热情,每次都吃得很开心。”前来住宿的游客们对“山上人家”赞不绝口。还不时有客人向她询问能否住宿,闫凤娥做民宿的想法由此萌生。
从农家乐到民宿,闫凤娥的致富之路始终与景区相连。年,闫凤娥借资打造“山上人家”民宿,年7月正式营业,旺季一个月的营业收入就有30多万元。61岁的贫困户康尚梅连续几年,在“山上人家”农家乐务工,年收入超过2万元。
△谷兰山庄室外茶吧惹人醉
“板凳石”是普百公路山谷边被削平的一块长条形巨石,人称“板凳石”,离百里荒景区大门约3公里。
天坑村贫困户姚昌兰开办的农家乐就取名“板凳石”。记者看到,一栋3层楼房,门楣下挂着几串金黄的玉米,犹如一幅丰收油画。远眺山谷,薄雾缭绕,如临仙境。
姚昌兰的丈夫有听力障碍,大女儿有智力障碍,小女儿正在上大学,一直靠种玉米维持生计,生活艰辛无比。年在村里和景区的支持下,其丈夫种草养羊,她将房屋改造成农家乐,从此吃上了旅游饭。
“去年暑假旺季,两个月就赚了1万多块,硬是忙不过来。”姚昌兰领着记者到厨房说,游客吃完饭后,还把她家和邻居的鲊广椒、酸辣酱、干豆渣统统买走,原来没人要的山货变成了游客的最爱。
百里荒景区年均集散游客90多万人次,为山区群众提供了办农家乐和民居民宿的创业平台和就业机会。年暑假,百里荒景区周边的百里荒村、天坑村、中洲山村等地,特色民宿“一床难求”。
驱车前往百里荒景区,普百路、宋百路、花百路、玉百路,“四百”公路内通外联,从北面、南面和东面贯通景区,拉动了分乡镇普百线的“农村田园游”、龙泉镇宋百线的“度假体验游”、远安县花林寺镇花百线的“康体养生游”。据统计,“四百”公路沿线,像闫凤娥、姚昌兰家这样的农家乐已达家。目前,分乡镇已成立了分乡镇农家乐民宿协会,接下来还将成立环百里荒农家乐民宿协会,发展家高品质民宿和农家乐。
百里荒片区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打开了贫困地区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新观念、新思维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通过旅游渠道迅速涌入偏远的贫困地区,使当地千百年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迅速被替代,老百姓纷纷向百里荒“靠拢”,把资源变资产,变财政扶持为市场带动,积极创业勤劳致富。
农旅融合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年9月19日晚,央视农业农村频道播出《携手奔小康走进湖北》专题节目。节目的录制会场设在百里荒农业公司基地——分乡镇南垭村南垭花田。节目中,频繁出现网红爱情路、山楂树、百里荒、宜昌白山羊、夷陵牛、南垭贡米等当地元素。
百里荒山大人稀荒地多,正是发展草食畜牧业的理想之地。为此,百里荒旅游集团成立百里荒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搭建“公司+合作社+中心户+贫困户”发展平台,选择和培育85个片区中心户,通过“羊银行”帮助贫困户养羊。
中洲山村村民谭洪波既是中心户,又是贫困户。年,谭洪波结束打工生涯回村养羊。百里荒畜禽养殖合作社为他免费提供20只母羊、10只羔羊,帮助建羊舍2栋。经过几年的发展,谭洪波今年养羊只,预计可出栏只。在谭洪波的带动下,周围已经有10多个贫困户走上了养羊致富的生财之路。
“合作社还给我申请了免费学习的名额,让我脱产半年去三峡职院学习畜牧业养殖技术。”谭洪波说,通过学习他的养殖技术越来越高,已成为百里荒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羊骨干,养殖户常来他家取经。
在百里荒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像谭洪波这样的养羊骨干有10余人。近年来,合作社通过开办“羊学校”,既“扶技”又“扶志”,累计培训村民多人次。
△百里荒高山草场牛羊成群
同时,百里荒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开设“羊银行”,免费给贫困户提供种羊、草籽、驱虫、免疫等服务,通过“羊银行”内置金融方式,为贫困户借资发展;对深度贫困户提供全包服务,差什么就提供什么。截至年底,合作社累计向农户借羊、借钱折合人民币多万元。
目前,百里荒已经形成融入旅游的“山上畜牧、山腰果蔬、山脚粮油”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格局,打造出“宜昌白山羊”、“夷陵牛”、“南垭贡米”等一批深受市场欢迎的农牧业品牌,让百里荒农田变成了景区,种田变成了旅游体验。
据湖北百里荒旅游集团董事长钟安荣介绍,该集团将与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合作,建设牧草种植与畜牧养殖加工科研实验基地,打造湖北乃至全国知名的百里荒畜牧品牌;制定旅游扶贫长期规划,把更多的贫困户拉入旅游产业链中,解决贫困户脱贫后如何致富的问题,除养羊外,帮助贫困户和沿线村民种植特色小水果,建设休闲采摘基地,促进乡村振兴。
百里荒旅游集团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把景点延伸到田园,把农产品变为旅游商品。“牛、羊散落在景区里喂养,其粪便拖往景区的种植基地,用来滋润土壤、种植蔬果……”百里荒农业公司罗家院高山蔬菜合作社主管李世虎说,基地的果蔬种植面积约亩,共有56个品种,一年四季都有无公害蔬菜供应。
远安县花林寺镇罗家院村村民丁开平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和老伴把9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收取近元的租金;两人在合作社务工,每人每月可领取元的工资。“在基地工作以后,一家人的生活、看病都有了着落。”丁开平感激地说,“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随着百里荒旅游景区消费需求量的剧增,合作社的用工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李世虎介绍,年,合作社共吸纳29人就业,其中11位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百里荒高山蔬菜基地
万亩畜牧养殖基地、万亩果蔬种植基地、万亩粮油种植基地、万亩花草种植基地……百里荒旅游集团携手片区镇、村,实施休闲农业精品项目,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促进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特色产品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蹚出了一条守望绿色家园的小康之路。
生态产业筑牢绿色发展底盘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在宜昌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脱贫攻坚蹄疾步稳,乡村振兴奋战正酣,美丽乡村星罗棋布,生态产业方兴未艾。
“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钟安荣说,百里荒旅游集团始终坚持“两山”生态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投资6.5亿元建成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百里荒高山草原旅游区。
百里荒旅游集团全面启动温泉小镇连接线、景区西门道路改扩建、夷陵牛养殖基地、百里新村柏家坪社区等项目,建设百里荒康养二期工程,打造宜昌市首个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通过“旅游+”的农旅文融合模式,让沿线80%以上农户有效融入旅游链条,带动周边千余名农户务工致富,也为游客搭建起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世外桃源。
百里荒高山草原旅游区实施“体旅联姻”,先后举办百里荒登山赛、帐篷露营大会、三峡房车露营节、滑雪节等活动,让游客上门扶贫,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目前,百里荒片区旅游扶贫呈现出由旅游景区、旅游环线向边远乡村发展的新变化,景区计划用3至5年时间,创建“三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近年来,夷陵区政府与百里荒景区共同扩建了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按8.5米标准扩建了50多公里乡村道路,贯通了平方公里内的3镇20村,实现4G通讯信号和网络全覆盖……
“农村空气好,生活也很方便,这些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66岁的闫礼方告诉记者,因儿子是重度残疾,被列为百里荒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些年,百里荒景区给他提供了管水员的工作,每个月收入0多元;还帮助他发展养殖业,今年,他喂养了30多只山羊,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们把花草蔬果全部种好了,还原自然生态,顾客到我们这里就可以体验到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来到百里荒村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百里荒村党支部书记闫训平对记者说,“依托百里荒景区,百里荒村将原本分散的土地聚集起来发挥出最大效益,同时解决了40多户农民上百人的就业问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百里荒景区带动周边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每年提供多个就业机会,该片区3镇20村80%以上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搭上旅游的快车,百里荒村的农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阔。“我们作为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核心村,将通过5到10年的建设,打造旅游产业引领、新兴产业聚集、生态环境一流、经济活力十足、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闫训平描绘着心中早已规划好的蓝图。
路子找对了,沉睡的青山就能变成金山。和百里荒村一样,天鹅池村、中洲山村、天坑村都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让荒坡变农场,让青山秀水成为了最大卖点。
青山为证。曾走过伐木经济、挖矿经济弯路的百里荒片区,用美丽经济作答了“因山而富”的考题。绿水青山终成金山银山,一幅幅小康的大美画卷,正在百里荒景区的大山深处徐徐铺开……
作者:张远刚秦先寿周寒飞
来源:学习强国
原标题:《绿色发展看夷陵好风景带来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