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职场潜规则来分析刘封该不该救关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8342918723474520&wfr=spider&for=pc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北征是一个著名的战例。

在这场战斗中,不但蜀汉失去了争夺天下的最好机会,关羽自己也经历了个人声势的转折点。“威震华夏”,一时无两,关羽达到了威望的顶峰,但局势很快就急转直下,在大约五个月的时间里,显赫的声名从极盛变成了极衰。

喜欢三国故事的读者,很难接受关羽败北身亡的结局,从而会致力于找出幕前幕后的黑手,除了敌对的曹魏,首鼠两端的东吴,蜀汉内部的“汉奸”也会被揪出来,一个都不放过,其中就包括“见死不救”的刘封。

在《三国演义》中,刘封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二代,唯一能够正名的机会——成功救援关二爷,也没有抓住,因此他始终是一种不佳的印象,从而也更加易于让人谴责,指出他在关羽失败中应承担的责任,看上去几乎要全怪刘封的不作为。

关羽北伐的意义何在,以及时机是否合适,已经有很多人给出了精彩的分析,这里不赘述,不再进行全面的讨论,而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事件,从刘封的立场来探讨他的“袖手旁观”。

假如用现代职场的观点来看,工作中就该职责分明,在关羽的失利同时选择坚守岗位,刘封的做法其实并没有任何过失。

首先重新来回顾当时的状况。

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刘封却没有去救关羽,不仅仅是《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在正史的记载中,这也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件。

在正史《三国志》中,专门有一节内容是关于刘封的事迹,其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事件过程。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根据史书中的这些记载,可以为刘封找到正当的理由。

在这个时候,刘封、孟达刚刚迫使上庸太守申耽投降,然后两人留守在上庸。申耽虽然被转移到了别处,但他的弟弟申仪却被任命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与刘封、孟达一道驻守。

《三国志》没有详细提到刘封手下有多少士兵,但从他的官职来看——副军将军,他应该不会统率太多部队,因而刘封和孟达的“借口”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况且,降将申仪得到留任,虽然是对他的信任,但刚刚投降的敌将也不得不防。假如刘封派遣军队去支援关羽,人数少了没有什么用处,人数过多则会影响上庸的防御。

除了兵力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距离远近也是一个因素。

那么上庸到襄阳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接近两百六十公里。按照古代的交通条件,假如全程步行,按三国时期平均行军速度——大致是每天五十六公里。也就是说,要支援关羽,刘封派遣的士兵至少要花费五天的时间才能到达。

竹山县,古称“上庸县”,隶属湖北省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秦巴山区腹地。

五天的时间说短不短,但毕竟不是旦夕可至的距离。战局瞬息万变,时间越久,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就越大。

此外,刘封不但没有应召向襄阳发去援兵,在《三国演义》中,即使关羽陷在非常危急的处境中,刘封仍然没有援手。

然而,对于关羽的求教,刘封全然不顾并且拒绝救援,则纯粹是小说家的杜撰,就如同编出了关羽逃去麦城的情节一样。

根据《三国志》中的史实,关羽最后是在临沮被孙权擒杀,而临沮属于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从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关羽逃跑的路线远离上庸。由此可以推测,关羽没有指望能够得到刘封的援助,或者说,关羽不相信刘封的军力可以抵挡得住敌人的全力进攻。

《三国演义》里杜撰的“走麦城”则位于五十公里外,换句话说,关羽还要往南逃五十公里。

麦城在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境内

反过来,再来看看关羽本人为失败应该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客观地说,关羽的确是考虑到了东吴背叛的可能性,并为此预先做出了安排。但从失败的结果看,关羽的准备并不充分,被敌人的伎俩蒙骗。

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

虽然是有心算无心,但关羽过于骄傲以及轻视敌人则是酿成大错的重要原因。换一种说法,关羽实在是没有自知之明,也不想想他到底得罪了多少人,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对于关羽来说,孙权、麋芳和傅士仁都是他应该提防的小人。

可是关羽就毫无顾忌地发出恫吓之言,不仅仅对地位更低的麋、傅两人毫无尊重,甚至对地位尊贵的孙权同样如此。只能说关羽已经养成了自矜的习惯,根本没有想到他的威胁只是空洞的威胁而已,而且还会招来额外的厄运。

换一种做法,不恐吓麋芳和傅士仁,他们也不会因为害怕事后算账而背叛关羽,关羽只是提醒了他们。

关羽的准备不足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众人皆知的兵法。然而,在关羽俘获于禁部队后——有数万人,因为粮食缺乏,他擅取了东吴屯积在湘水东岸关卡上的粮食以充军食。

即使是精诚合作的盟友,也要考虑到维系良好的关系,何况是虎视眈眈的同盟,关羽几乎是把东吴得罪到了极点。不仅要问,关羽有没有考虑过东吴众人的感受,得罪成那样,还指望他们忍气吞声。

考虑周到一些,第一不会一再得罪东吴,第二则会在得罪之后加倍防备,绝不是关羽这种高枕无忧的方式。

可见,除了不断地挑衅东吴,以及辱骂孙权,关羽甚至还抢夺东吴的军粮。一方面说明关羽没有为讨伐曹操做好充足的准备,有些仓促,另一方面则说明了他的骄敌,蔑视敌人,激怒敌人,却没有做好应对东吴报复的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关羽需要刘封发兵援助,肯定不是他料事如神,提前布下了刘封这一先手,而只是病急乱投医。

假如再来看关羽北伐的始末,就会质疑他是否有正当的名义去指挥刘封。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刘备是不是赋予关羽大权统帅前线全部大军,很难找到确切的依据。也就是说,刘封未必归关羽节制。

反映在职场中,关羽向刘封发指令就是一种乱命的表现。

用一种不很恰当的比喻,就像公司里别苗头一样,假如打赢了战役则全是关羽指挥得当的功劳,但打输了又丢了上庸,则又都是刘封的过失。

因而,刘封出兵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地擅作主张,或者是擅离职守。

可以看出,关羽的北伐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挥,这样的失策,既表现出关羽的骄宠,不尊敬同盟,对其他将领颐指气使,也表现出刘备没有统一的规划,因此没有给刘封发出严格的指令。

以前看到关羽的失败,还想着真可惜,差一点就能灭了曹操,刘备还有机会统一天下,现在则改变了想法,关羽是为了谁呢?即使胜利了又能怎样,蜀汉不过也是在逐鹿中原而已。

总之,刘封托辞不救关羽并非毫无道理,关羽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去进攻襄阳,然后才想到紧急寻求援助,不过是临时抱佛脚。对于失败关羽难辞其咎,而不能把责任推到刘封身上。

实则刘封也是一个被《三国演义》抹黑的大将,真相如何,请见后文,敬请期待。

〈完〉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感谢点赞、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